熬个夜而已,怎么可能致癌呢?看看 DNA 怎么说
每个夜都是那么“来之不易”,只要我不睡,今天就还不会过去!虽然早上头昏脑涨地醒来时,暗自发誓今晚要早睡
熬夜伤身,这是我们普遍认同的观点。熬夜致癌?多少人将信将疑,不就熬个夜,怎么就扯上癌症了?别急,您的 DNA 有话说。
近期,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刊登了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人员题为 Night shift schedule causes circadian dysregulation of DNA repair genes and elevated DNA damage in humans 的文章,该研究证明,受试者暴露于打破昼夜节律性的夜班后,对内源性和外源性 DNA 损伤的敏感性都有所提高,DNA 损伤加剧,且 DNA 修复异常,癌症风险升高,揭示了昼夜节律紊乱引发癌症可能的机制。
谁是损伤 DNA 的“嫌疑犯”?
DNA 损伤是诱导衰老与疾病的机制之一,DNA 损伤因素可分为两大类:内源性和外源性损伤。
内源性 DNA 损伤:DNA 在复制、修复或甲基化的过程中发生错误,以及细胞代谢产生 ROS、活性氮、脂质过氧化产物、DNA 加合物、碱基脱氨等都是导致 DNA 损伤的内在因素。内源性 DNA 损伤促进了遗传性疾病和偶发性癌症的发展。
外源性 DNA 损伤:外在的环境、物理和化学因素破坏 DNA 造成损伤。造成外源性 DNA 损伤因素包括紫外线、电离辐射、烷基化剂和交联剂,一些微生物产生的天然毒素,极冷/极热的环境压力等。外源性 DNA 损伤在癌症的诱发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这么多因素都能造成 DNA 损伤,那我们岂不是时时刻刻处于危机之中?大可不必焦虑。我们的细胞配备了复杂而协调的 DNA 损伤反应 (DDR) 系统——DNA 修复,损伤耐受,细胞周期检查点和细胞死亡途径,共同起作用以减少 DNA 损伤的有害后果。
应对 DNA 损伤,细胞远比我们想象的“聪明”
DNA 受损后,细胞会启动一系列的 DNA 损伤反应,感知和提示 DNA 损伤,发出信号并促进后续修复。DNA 损伤反应涉及一个复杂的网络,负责感知和响应特定类型的 DNA 损伤,包括了介导 DNA 修复、细胞周期调节、复制应激反应和凋亡的特定机制。例如,DNA 损伤检查点的激活导致细胞周期检查点激活,使细胞周期阻滞,为细胞分裂前 DNA 修复争取必要的时间;DNA 损伤反应与凋亡紧密关联,以清除 DNA 未修复损伤的细胞。
DNA 损伤可以是 DNA 碱基的化学添加或破坏 (产生异常的核苷酸或核苷酸片段),也可能是 DNA 单链断裂 (SSB) 和双链断裂 (DSB) 。目前已经鉴定出至少 5 种 DNA 修复途径:同源重组修复 (HR)、非同源性末端接合修复 (NHEJ)、碱基切除修复 (BER)、核苷酸切除修复 (NER)、错配修复 (MMR)。
DNA 损伤如何诱发癌症?
无论是 DNA 碱基异常还是 DNA 单/双链断裂形式的 DNA 损伤,都可能产生能够在细胞中连续世代传递的突变,促进恶性增生,诱发癌症。但如果精确的 DNA 修复系统能识别 DNA 损伤并在复制前将其修复,则可以避免这种突变。另外,DNA 损伤修复途径被破坏,如参与修复途径的蛋白功能异常也会使损伤累积,最终诱发癌症。
DNA 损伤既发生在复制性增生细胞 (如形成结肠内壁的细胞或形成血液的造血细胞) 中,也发生在分化的非分裂性细胞 (例如,大脑中的神经元或肌肉中的肌细胞) 中。如果由于 DNA 修复基因表达不足而无法修复增殖细胞中的 DNA 损伤,则会增加患癌的风险。当 DNA 损伤发生在非增殖细胞中,并且由于 DNA 修复基因表达不足而无法修复时,损伤会积累并导致过早衰老。
因此,当发生 DNA 损伤时,正确修复 DNA 是阻止细胞恶性增殖并发展为癌症的关键保护过程。
DNA 损伤修复与癌症相爱相杀
图 3. 部分 DNA 损伤反应通路靶标[9]
DNA 损伤能诱导衰老和多种疾病 (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打破昼夜节律会使 DNA 损伤增加,并且导致修复的异常,保持良好的睡眠尤为重要。(好好碎觉,美容觉,健康觉,从今天做起!
相关产品 |
MCE 收录 1000+ 个细胞周期调控及 DNA 损伤及修复相关的化合物,可以用于细胞周期调控、DNA 损伤及修复相关的研究。 |
具有口服活性的、有效的 PARP 抑制剂,对 PARP1 的 Ki 值为 1.4 nM,对其他八种 PARP 结构域也有亲和性。 |
特异性 PARPl/2 抑制剂,IC50 分别为 110 nM 和 86 nM。 |
不可逆的 PARP1 抑制剂,可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 |
有效的 PARP 抑制剂,可抑制 PARP1,PARP2 和 PARP3 的活性,IC50 值分别为 5 nM,2 nM 和 200 nM。 |
具有口服活性的,可穿透血脑屏障的 ATM 抑制剂,IC50 < 6.2 nM。在细胞中抑制 ATM,IC50 为 0.31 μM。 |
可逆的 ATM 抑制剂,IC50 值为 4.1 μM,对 PI3K,PIKKs 家族其他蛋白没有作用。 |
MCE 的所有产品仅用作科学研究或药证申报,我们不为任何个人用途提供产品和服务
NHEJ: 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
BER: Base excision repair
NER: 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
MMR: Mismatch repair
↓ 下滑查看更多文献
2. Spencer J Collis, et al. Emerging links between the biological clock and the DNA damage response. Chromosoma. 2007 Aug;116(4):331-9.
3. Zada, D. et al. Sleep increases chromosome dynamics to enable reduction of accumulating DNA damage in single neurons. Nat Commun. 2019 Mar 5;10(1):895.
4. Rinne De Bont, et al. Endogenous DNA damage in humans: a review of quantitative data. Mutagenesis. 2004 May;19(3):169-85.
5. Chakarov S,et al. DNA damage and mutation. Types of DNA damage. Biodiscovery 2014; 11: 1.
6. Nimrat Chatterjee, et al. Mechanisms of DNA damage, repair and mutagenesis. Environ Mol Mutagen. 2017 Jun; 58(5): 235–263.
7. Carol Bernstein, et al. DNA Damage, DNA Repair and Cancer, New Research Directions in DNA Repair, Clark Chen, IntechOpen.May 22nd 2013.
8. Giuseppina Giglia-Mari, et al. DNA damage response. 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Biol. 2011 Jan 1;3(1):a000745.
9. Patrick G Pilié, et al. State-of-the-art strategies for targeting the DNA damage response in cancer. Nat Rev Clin Oncol. 2019 Feb;16(2):81-104.
10. G E Konecny, et al. PARP inhibitors for BRCA1/2-mutated and sporadic ovarian cancer: current practice and future directions. Br J Cancer. 2016 Nov 8;115(10):1157-1173.
11. Lee J Martin. DNA damage and repair: relevance to mechanisms of neurodegeneration. J Neuropathol Exp Neurol. 2008 May;67(5):377-87.